济南非遗_锡雕、章丘铁锅、鲁绣、龙山黑陶、济南剪纸
11. 锡雕

锡雕
龙山黑陶锡雕是中国乃至世界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,工艺发展历史悠久,明清时期在民间就已相当盛行。莱芜西关王家锡雕第一代传人可以上溯到 1676 年,清代中期王家锡雕作品就已受到朝廷青睐,成为贡品。史料记载:“乾隆女婚嫁至曲阜,由京派人于莱芜定制。”现孔府所藏部分锡制品就是乾隆皇帝女儿出嫁时期定制。西关王家锡雕以高纯精锡为原料,用剪切、锤锻、烙焊、刀凿、錾刻、砑光、手抛的制作手法,配合阴雕阳雕及线雕并用的雕刻工艺,作品呈现出色泽温润、略泛珠黄色的质感,气势生动、龙山黑陶收放自然的外观美感。
12. 章丘铁锅制作技艺

章丘铁锅制作
章丘铁锅锻打技艺作为传统金属锻制技艺,共经开铁、下料、圈把、打底子、槽勺、拿弯、溜火、扣铁皮、冷锻、找圆、剪沿子、修边十二道工序,十八遍火候,1000℃高温冶炼,近四万次锻打。工艺之复杂程度,仅单就锻打铁锅所需的锤子而言,便需要十八种之多,如大头锤、一字锤、圆头重锤等。每把锤子都有不同用途,并根据不同流程而使用不同锤子,从而保证了工艺的严谨和成品的质量。章丘手工铁锅底厚边薄、晶体紧密、不粘锅不糊锅,其品质远高于市面普通铁锅,龙山黑陶这与精湛的锻打技艺密切相关。
13. 鲁绣

鲁绣作品:趵突泉
鲁绣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,汉代遍及山东,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。鲁绣是北方民间刺绣的代表,博采“苏、粤、蜀、湘”四大名绣之长,而又独具一格,图案苍劲、质地坚实、针法豪放,有散套针、抢针、齐针、打籽等几十种针法。其工艺中最为突出的是用人发与丝线结合施绣的发丝绣,这一创举极大地发挥和拓宽了传统发绣的表现能力,多以水墨效果为主,尤以擅长表现中国画和书法等观赏艺术品,还可精绣人物肖像和油画,堪称中国刺绣一绝。
14. 龙山黑陶

龙山黑陶
龙山黑陶黑陶最早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的章丘区域,之后其烧制工艺消失了数千年,1980年才又重新烧制成功。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态、端庄优美,质感细腻润泽,光泽沉着典雅,具有一种犹如黑珍珠一般的柔雅沉静之美,欣赏价值极高。其烧制技艺主要有选料、配料、选型、翻模、注浆、干燥、脱模、修坯、压光、烧制等 14 道工序,其中以传统工艺制作的蛋壳陶,以其“黑如漆、亮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而天下闻名。
15. 济南剪纸

济南剪纸作品《吉祥如意》
济南剪纸,清末民初时已有专业作坊进行批量制作销售。济南地区龙山黑陶民间剪纸主要来自渤海地区和胶东地区,或粗犷豪放,或精巧生动。过去主要以刺绣花样、喜花、顶棚花、窗花、墙花为主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更多的现实主义内容,多表现劳动者喜闻乐见的事情,取材更加广泛,涉及民间故事、神话传说、现实人物、飞禽走兽等各个方面,寄托了民间艺人们美好的理想与愿望。作品写实性强,造型严谨,手法细腻,栩栩如生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