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近龙山黑陶,感悟文化之美

由:wangqiang 发布于:2022-01-21 分类:龙山黑陶 阅读:761 评论:0

馆馆,馆馆,龙山黑陶今天想听你讲讲龙山文化!

收到收到,馆馆这就安排喽!

龙山文化

“龙山文化”泛指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类文化遗存,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

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发现了中国第一批早期的黑色陶器,因最早出土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地区,所以被誉为“龙山文化”。

龙山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,是黄河流域原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龙山黑陶作为最早发现,不仅是早期先人智慧的结晶,在陶文化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。

龙山黑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龙山文化的悠久历史,10月10日,齐鲁工业大学博物馆讲解员一行十五人在于明梓、张冰、尹吉亭等老师带领下,赴济南市章丘龙山镇参观考察,开启了一次探寻黑陶文化的“龙山之旅”。

下面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段愉快的旅程,重温黑陶的魅力吧!

哇,这也太棒啦!那重温之前馆馆能不能先介绍一下黑陶呀?

当然可以啦!快来跟随馆馆的脚步往下看吧!

黑陶是龙山文化的标志性器物,出土的文物多为色泽乌黑、表面光滑的黑色陶器。山东龙山黑陶造型简洁朴素,且装饰素雅流畅,龙山黑陶不仅代表了当时人们先进的生产力与创造力,也表现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地域文化。

龙山文化黑陶单把杯,新石器时代

故宫博物院藏

我校博物馆有幸收藏了当代很多名家的黑陶艺术品,如:刘德功、闵伟、刘浩等,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更近距离地走近大师,走进他们的工作室、博物馆,学习制陶技艺,深入了解了龙山黑陶艺术文化。

博物馆志愿者团队从拜访大师到回顾历史,从观赏展品到体悟文化,走进“龙山文化”黑陶的前世今生。

第一站:刘德功黑陶艺术馆

黑陶,诞生于新石器时代,因“器壁极薄、漆黑光亮、器型规整、少饰纹缕”而著称。龙山黑陶泥与水的交融,土与火的共舞,人与窑的对话,孕育出了龙山黑陶之美。

刘德功黑陶艺术馆胡新苗经理接待了我们,为我们讲解属于黑陶的独特魅力。

 胡新苗为大家讲解黑陶的雕刻工艺

刘德功作为济南市中国黑陶工艺美术大师,中国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创建了龙山德功黑陶,他的工作室现已发展为集开发、研制、生产、销售、体验为一体的陶艺中心,同时他也成为章丘一张极富历史文化特色的名片。

刘德功黑陶艺术馆分为四个展厅:龙山黑陶传统工艺作品展厅,历史文化研学馆,现代工艺作品展厅以及研学、拉坯课堂。一趟走下来,大家都感叹收获了“沉浸式”的文化体验。

同学们在认真地欣赏作品制作

黑陶雕刻作品成品率低,且器型越大工艺难度越高,对艺术家的雕刻功底要求更高,因此,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
师傅们在认真雕刻

馆内也陈列着许多刘德功大师的黑陶精品之作。如:

《黑陶—篱透天香》

荣获2013“国信·百花杯”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。

《蛋壳杯》

荣获2009“金凤凰”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。

最后,博物馆一行人进行合影留念。

第二站 龙山黑陶闵伟黑陶艺术馆

这一站我们拜访了闵伟老师,他是闵子谦的后人,朴实敦厚、亲切随和,甚至还有些孩气。

1998年,他成功地复制出了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。作品《佛头》获全国工艺品博览会金奖;巨幅雕塑《三色母亲》获得山东大众艺术节首届现代陶艺展银奖。

谈及黑陶时,闵大师的目光开始变得认真而深邃,语气语调也更显庄重,他跟我们讲,黑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,也是山东的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标签。

我们此次龙山之行,不仅仅是为了饱饱眼福,更重要的是要了解黑陶,了解龙山文化,了解龙山黑陶古人的智慧,了解龙山黑陶背后的山东气派。

闵大师在给同学们讲述自己和黑陶的故事

闵大师从黑陶的历史起源,颜色意义,历史地位,制作工艺,传承瓶颈和当代创新等方面为我们上了一节深刻的历史文化课,他感叹道:“在当时,4000多年前,蛋壳陶的技艺有多高超?可以和当代卫星研发技术相媲美!”“做黑陶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,也要把传承文化,传承精神的责任扛在肩上”。

闵伟大师早期作品:《佛头》

闵伟大师创新作品:《三色母亲》

看到大家的学习兴趣高涨,赞叹唏嘘,闵大师讲到兴头上,又拿出自己的绝活,龙山黑陶为我们展示了他的独门绝技——单手拉坯,他就像是一个爱玩泥巴的小孩子,充满孩子气的自豪感,深深感染者我们。此刻,也许只有那句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,可以道尽,这么多年来他赋予黑陶的温柔吧。

闵大师在表演单手拉坯

第三站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

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现更名为:“龙山文化博物馆”。展馆以时间为主线,展示了龙山文化九千年的文明史,五千年的文化史,两千年的建成史,展开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文化画卷。

从几千年前踏入,又自几千年后踏出,宏大的时空跨度,再加上龙山黑陶讲解员引人入胜的讲解,我们经历了一次绝美的视觉、听觉之盛宴。

大家在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

城子崖遗址模拟场景

博物馆师生一行在城子崖遗址博物馆一睹远古龙山风采,近距离欣赏了龙山文化时期城子崖遗址的出土文物,也感受到了来自数千年前深厚的文化底蕴,各式各样的器具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与结晶。

陶豆 章丘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藏

艰难方显勇毅,磨砺始得玉成。“土与火的艺术,力与美的结晶。”

这次研学活动,同学们与龙山黑陶彻彻底底地来了个亲密接触,不仅观赏了精美的黑陶作品,亲睹了大师的风采,更是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。龙山文化传承至今,在泥与土的共舞中,唤醒了沉淀几千年的记忆,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传承龙山黑陶的使命扛在肩上,记在心里,这枚浸润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美丽符号才能被大家永远记住!

图文编辑:刘欣雨 王    薇

责任编辑:王兆云

指导老师:张    冰 尹吉亭

相关阅读

评论

精彩评论
二维码